蛀烂书的书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武侠小说网www.construcciones2000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吃完早饭,沈锯叫上方大树和刘跃,在约定的地方,等刘村长和赵刘两姓族长家的大儿子一起上山。

刘赵两姓族长家的大儿子,是代表自己父亲,监督见证这次土地丈量和买卖的。没想到的是老当益壮的刘老舅,也要一同上山瞧热闹。

一行人上到山上时,采茶小分队早已经在采摘茶叶了。赵氏族长家的大儿子赵大郎,问出了采茶孩子同样的问题:“这树叶子是治疮疖子的,你们沈家要那么多有啥用?”

迟早会公开的事,沈锯也不隐瞒:“做茶叶用的。”

赵大郎摇摇头:“又苦又涩的,那玩意儿我可喝不惯。”

刘老舅使了个眼色示意大树和刘跃帮忙丈量,刘跃会意立刻拿起丈量用的皮尺一端,又叫方大树拿起另一端。一番丈量,二十七棵树占地三亩多,但是沈锯想到后期的发展,就要求往周边扩一扩,量了足六亩地。

按天启律法规定:水田的价格分为三等,分别是八两、六两和五两三个等级。旱地三两,不能耕种的山地二两,但是山地上的树木等属于村民共有,所以刘村长建议沈锯按三两的价格买下山地,契约上注明连同地上的树木一起买下。沈锯当然同意,他本来就是冲着茶树去的。下山去写地契时,刘老舅故意走在后面,他拉着沈锯说悄悄话。

“我今天叫你表兄帮你把界石往外挪了一挪,你以后每年耕作时往外多耕耕。三年后再叫村里丈量,多出的部分只要一两银子一亩就行了。”刘老舅偷偷摸摸地说。原来天启朝地广人稀,为了鼓励人们开荒种地,开荒耕种三年的荒地,只要花一两银子就能记入自己名下。

沈锯知道,刘老舅是怕别人看到他们家制茶赚钱后,起了不好的心思,就先帮他占多些地。他感激地说:“谢谢老舅!”

刘老舅正色道:“谢什么,你可是我的亲外甥,虽然你娘过世得早,但是血脉之亲浓于水。”

方大树和刘跃留在山上和孩子们一起采茶,一行人到刘村长家写好地契。两位族长在见证人一栏签字,盖上手印,只差到县衙盖章就行了。沈锯请刘村长到自己家吃午饭,然后正好一起去县城。回到家看到满院晾晒的茶青,沈锯觉得明天就得开始在山上盖竹寮了。家里都快没地方下脚了。

日薄西山时,沈锯赶着牛车带着刘村长,正在回靠山村的路上。他面上喜滋滋的,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,事情办妥了,那片茶林是他们家的了!

家里,沈无求今天累得够呛。又要炒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黄粱一梦两千年,一人一剑护河山

黄粱一梦两千年,一人一剑护河山

才叔学浅
战国末年,他师承鬼谷子,合纵连横,更是组建黑冰台,帮助嬴政横扫六合。 汉末天下三分,水镜先生曾言:“卧龙凤雏,得一人可安天下”,但世人却不知还有下半句,“陆离隐世不出,则大汉难兴!” 他亲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绝唱,又见到了李白绣口一吐,便是半个盛唐的天下。 又曾在危难之中匡扶大明,与郑和七下西洋,引万国来朝。 他在时间的长河中,见证了华夏历朝历代的兴盛与衰败。 直到那一日,倭寇侵犯华夏,大地满目疮痍
修仙 连载 109万字
怒海覆清1852

怒海覆清1852

董王不懂
简介:1852年,大清咸丰二年,原本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年,无非是:欧洲列强的无敌战舰巡弋大洋,长枪大炮武装到牙齿的白人军队踏遍全球;美利坚的黑船正驶向江户,即将叩开本子幕府紧闭的大门;而大清,皇帝和宗亲老爷仍沉迷在天朝上国的幻梦,八旗和绿营早已腐朽不复当年,手慢脚乱的镇压长毛的太平天国……一艘从厦门启航的猪仔船上,董良缓缓睁开双眼,带着四百华工举义,斩红毛,夺番船,立足琉球,打造船队,纵横东洋,攻
修仙 连载 0万字